《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将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之一,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城市社会生活和景观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上海特征。未来上海将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化形象,成为具有国际文化影响力、市民高度认同感和幸福度的人文城市。 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圈层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归结为生态、文化、政治、经济四个方面。作为全球城市,也应当是世界级的文化中心,具有持续创造科技成果和知识信息交流功能的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文化对城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提升卓越的全球城市品质,文化使城市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人。“上海2035”提出: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更具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懈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更具人文底蕴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不断完善多层次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城市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健康、人文城市。上海要以实现全球城市发展目标、提高市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创造多元包容和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兼容并蓄、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空间风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发展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文化大都市需要观念的现代化,文化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文化有助于城市未来的经济成功发展。由伦敦市长办公室发起的关于城市文化和未来发展的全球性倡议《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2》指出:“世界城市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与它们在金融和贸易方面的重要性等同”。上海以伦敦、纽约、巴黎作为样板,正在建设若干体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高端标杆性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加国际会展、文艺活动、体育赛事、对外交流活动等举办频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服务中心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及科研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随着大规模急风骤雨式建设的基本平息,上海已经普遍认识到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上海已经建立分级保护制度、保护机构和保护模式。分类划定文化保护控制线,包括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文化)景观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要素的保护和控制范围。正在实施最严格的文化保护制度,充分挖掘和保育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和建全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乡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创新保护政策和机制,将上海建成既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活力多元、新旧融合的海派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建筑的类型和质量,采取多元的保护方式,坚持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在使用中保护。在历史建筑中植入多种功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实例。同时也建立了文物管理、规划管理和房屋管理等政府部门与科研、教学和设计单位的全面配合与协作机制。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上海既要靠经济强身,更要靠文化筑魂,大力弘扬、着力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风貌保护,历史建筑能保留的必须保留,暂无定论的先保留下来;要从保护建筑走向保护风貌,传承好城市历史文脉。”在新的总体规划中,纳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加注重对城市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深化细化成片区域的多要素管控,保护城市整体空间肌理与格局,延续城市空间文脉。加强郊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保护历史城镇、历史村落和遗址遗存,突出城乡并重。加强自然文化要素保护,保护自然地理特色和景观,加强保护郊区传统空间格局,突出自然与人文相融合。 城市空间属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表现,城市空间整体地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管控能力和市民素质。“上海2035”通过空间管控保护自然山水格局,改善水网生态环境,构筑城市景观结构,增强城市不同区域景观的识别性,塑造城市门户和景观节点,塑造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延续传统街坊格局和空间肌理,塑造精美有序的城市界面,完善慢行休闲空间系统,激发滨水空间活力,完善公共活动空间网络,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完善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