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人生创业与国学修养——解读儒家的仁爱(上)
今日头条 2017年11月22日 

     在精进的道路上,学得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尤其是国学的修养甚为浅薄,但偏偏为了做公益演讲,要到几所中学给老师们讲国学的精髓与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于是开始逼着自己疯狂地学习国学,以串起自己头脑中有限的国学句子。当然同样本着吸收、沉淀、释放的学习三步曲,以写代解,重在通过胡说八道把自己讲懂。

人生创业与国学修养——解读儒家的仁爱(上)

     中国传统国学的精髓,很大意义上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哲学思想,有人将儒家思想等同于国学是不对的,国学的范围要广的多。国学基本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含了经、史、子、集的不同分类,今人又按内容进行分类,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义理之学就是哲学,是用来讲道理的。义理之学来源于经典,所以经、史、子、集也就把经放在首位。南怀瑾老先生讲过:“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大概就是学习国学智慧的意义所在。中国儒学智慧是国学中的主体,讲的是修身立命,承担责任成就卓越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就知道了这一生要去的地方,立下一生的志向,四十岁就明白了事理,遇到事情不再困惑,五十岁就知道有些事情是人力不能控制了,所以知道天命难违,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了,七十岁能做随心所欲,随性而为,收放自如,但是又不会逾越规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我们修身立命的参照原则。

     曾仕强教授对上面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说孔子的意思是说人在十五岁时候要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要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再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可惜古人平均年龄五十来岁,大多数等不到耳顺的那一天,对他们来说反而三十而立更重要。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也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现在人的寿命大大的延长,什么年龄能达到什么阶段的修为因人而异,权做参考。

人生创业与国学修养——解读儒家的仁爱(上)

     儒家思想很丰富,核心是仁悌。今天我们“仁”即仁爱仁爱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仁爱就是宽仁慈爱,是一种爱护同情的感情。子曰:“仁者,人也”,“仁”是人之为人之根本,而孔子又说:“仁者爱人”,“爱人”本身就是每一个人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否则就不是人。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民”,实行仁政、德政。孔子把:“忠恕之道”作为实现仁的根本路径,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不把自已之所不欲加于人。“忠恕”即是将我心推人心,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仁爱既是一种情感上的诉求,也是一种伦理原则,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同时也是一种治国之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推广他的仁爱治国之道,处处碰壁。因为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帝王们更喜欢的是帝道、王道和霸道,所以都想战胜别人,保存自己,甚至统一天下。后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天下一统,帝王们就开始尊崇儒家,儒家的仁政思想就成为他们巩固政权的工具。所以好似和平时期,儒家思想才有用。

     仁爱是孔子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仁”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也是从古至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基本精神价值,今天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向世界延伸,实现世界的共利、共赢、共治,不正包含着仁爱的思想吗?

人生创业与国学修养——解读儒家的仁爱(上)

     “仁”这个字在《论语》中提到的次数高达109次,可以说天下归“仁”就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有志之士,他的志向和意志必须弘大刚强,因为他肩负的责任很重大,但要达成目标的道路却很长远。以实行仁道为自己的责任,还不算重吗?而这个责任必须一直承担下去,到死时才可以放下,这还算不远吗?所以要担负“仁”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宏大的品格是不行的。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