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陈俊秀: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
长江日报 2017年11月9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5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副教授陈俊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界定了何谓“优秀”

  长江日报:十九大报告5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么才算“优秀”?

  陈俊秀:文化植根于现实。我们必须立足于文化所产生的实践过程,才能读懂文化的基因。

  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本质,才能深刻认识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

  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部分。三个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比如说,革命文化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而不是孤立片面的去理解这三个文化。

  充分运用青春话语、通俗话语与国际话语

  长江日报:如何实现传统话语的现代性转化?

  陈俊秀: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表达形式来说,需要进行话语转化。比如,充分运用青春话语、通俗话语与国际话语。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要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如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进行现代阐发时,要深入分析网络信息时代思想宣传工作的新特点,充分尊重青年目标受众的交往习惯、认知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以及信息接收习惯,善于运用新科技、新媒体等介质增强青年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感、亲和力与关注度,建构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艺创作、思想宣传等工作的开展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走入生活、多接地气。一度以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术解读的追捧,胜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众推广的热衷。文化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模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长寿文化,离不开最广大中国民众一代沿袭一代的言传身教。我们要尝试把艰深的学术话语转化成人人都能感应到的具有生活魅力的通俗话语,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才能争取到最深厚的情感基础。

  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对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国际表达,就是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全球共享。我们不仅要学会与关心支持我们的世界朋友沟通,更要学会与对我们仍抱有偏见的世界人民沟通,让世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窗口真正了解中国。

  文化的生命力内生于美好生活需求

  长江日报:请再结合具体文化实践谈谈如何创新性发展。

  陈俊秀: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与现实生活的接续,文化只有内生于现实生活需求才能获得社会市场的广泛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民众五千多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集体智慧结晶,兼具“根源”与“资源”的统一,是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同体现。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生产生活的实践转化。

  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当代人民日常生活,在满足人民群众实用性、审美性与本位性等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发展,通过创意设计、产业研发、商业流通等产业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资本,在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增值。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的活态流变属性,也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探索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传承创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现在的全球化发展理念,更多倾向于西方器物、制度与文化的“全球化”,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不能受此掣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核心构件”的渗透力。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阐发的话语体系向青春化、通俗化、国际化发展,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生产生活的实践转化,从“说法”到“活法”,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的更好构筑。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