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智慧城市是趋势 文化产业不可失
科技日报  2017年9月13日 

  如何找到城市发展新动力?未来技术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变革?

  近日,“现代城市发展”论坛在巴西圣保罗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智慧城市、低碳减排等议题展开了精彩探讨。

  智慧城市引领高品质生活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的城市价值观,完善产业重构,进而找到城市发展新动力?圣保罗市城市规划研究所工程师罗德纳认为,未来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定是以技术创新取胜的。智慧城市作为极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智慧城市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智慧城市以智能化的理念,引领着便捷、高效、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罗德纳介绍说,民众能从以下几方面感受到智慧城市对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道路出行方面,先进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精确预判实时路况,车辆导航系统将科学引导疏导车辆运行,大大提升通行效率,使现有交通设施效能最大化,有效减少拥堵等待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在智能医疗方面,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甚至当前床位数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医生和就诊时间。

  在城市安防方面,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位置、区域、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判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确保报警和灾害信息的传递和有效利用。建立高科技的智能监控和预警系统,则让罪犯无处遁形。

  罗德纳指出,圣保罗市作为巴西最大城市,市政府通过建立城市数据中心和城市信息模型,建立城市中各子系统的运行模型,实现了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治理协同。他认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很重要,但人的智慧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细节落实更重要。

  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圣保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鲁纳表示:“以更少的资源能耗和更低的环境代价,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介绍说,控制碳排放除了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来实现,还可以通过遵从低碳理念的城市空间规划及紧凑型基础设施建设来获得。可持续城市的建设需要碳排放数据的平台化管理和量化评估,使设定的减排目标和解决方案能实实在在落地、运行,用最低的成本,争取最佳的减排效果。

  鲁纳指出,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是监测与评估的核心,应建立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特别是对重点和难点排放源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的机制;而利益相关方的协作与协同是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监测与评估工作的保障措施之一。低碳城市评估的两个角度,一是城市自身评估,评估的结果要体现在后续的政策和行动上;二是国内城市、国内外城市放在一起评估,其意义在于找出规律和好的做法。

  文化应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判定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崛起的重要驱动力。里约热内卢市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菲利浦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文化产业特别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忽略这一点就可能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他举例说,巴黎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化大都市,得益于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形象,以及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关注。

  菲利浦指出,西方国家在城市转型中,以文化为动力的转型模式也被一些城市所实践,其中也有失败的惨痛,美国底特律就是一个通过文化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失败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底特律市就确定了以发展休闲文化娱乐产业为重点的城市转型和复兴战略,随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扩建剧场、投巨资重建足球馆和棒球场馆、开发赌场等娱乐项目、实施城市美化工程等,但2013年底特律破产申请,宣告文化经济发展实践的失败。底特律的失败极具启示性,它告诉我们,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绝不是建几个文化产业园区、出台几个政府给予若干财政补贴的文件等那么简单。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发展的均衡性、公正性、企业成本、消费人群、文化传统等,往往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问题更具有决定性。

  他认为,一座城市发展文化产业,除了要考虑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还要考虑非文化产业的因素,而后者往往更重要。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