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媒打造文化传播新平台
图为读者在知间书坊读书。
富有特色、充满人文情怀的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实体书店纷纷转型,成为“书+文创产品+活动+咖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如今,在冰城,除新华书店等国有书店外,各具特色的民营书店纷纷涌现,吸引了爱书人的驻足,这些民营书店除卖书外,还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成为推广城市文化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小而精”带来轻松阅读体验
知间书坊是一个只有一百天的书店,但已有80多场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在书坊举行。走进知间书坊,首先被它雅致的装修风格吸引,每个图书展销区都设有读书位,还有专门设计的充满童趣的亲子阅读区。知间书坊的常客肖女士说:“以前只是觉得离家近,有时还能赶上展览和沙龙,非常放松。”“放松”是读者谈及知间书坊时提到最多的词。蔡女士是大学教师,经常泡图书馆,而如今,知间书坊成为她度过闲暇时光的首选。“我以前没太关注过这家书店,但自从偶然和它邂逅之后,我就经常来,想读的书在这里都能找到,还能听音乐,参加活动。”蔡女士说。王女士是听了朋友介绍后带着自己5岁女儿第一次来这里。“一般的书店太吵,不适合孩子看书;图书馆又太安静,不能给孩子讲故事,也担心孩子不适应那种氛围,在这里既舒适又放松,有专门亲子阅读区域,非常适合带孩子看书。”王女士说。从玉是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她成为这里的读者是因为一次诗歌分享交流活动。“现在我经常来这里,看书累了就喝杯咖啡,还可以随机赶上一些文化沙龙和朗诵活动,是一种非常棒的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民营书店定位都是“小而精”,阅读氛围舒适,摆卖的书大部分都是精品书籍,书店环境优雅而安静。在黑龙江大学附近的“房角石咖啡与书”也是这样的一个民营小书店。“来小店读书的感觉特别好,喜欢安静和喜欢读书的人会很喜欢这里。店面虽然不大,但是老板热情周到,房间布置和陈设也能看出是花了心思的。整个空间给人一种很宁静的感觉,能静下心来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房角石咖啡与书的常客贾同学对记者说。
只为那爱书的情怀
据知间书坊策划总监扬威介绍,书坊刚开业时每天只有几十人的客流量,后来发展到每天一百多人的客流量,现在节假日每天客流量能达到五六百人。如今,书店已有固定的客户群。虽然实体书店转换经营模式,摒弃单一经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络书店的冲击下,民营实体书店若单靠销售图书还是很难达到收支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开一家民营实体书店就成了大多数经营者的一种情怀。知间书坊的诞生,源于创始人王巍的图书情怀,“在媒体工作二十多年,做书店就是我的情怀所在,书店是文化理念分享的平台,知间书坊实现了我的小梦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比较发达的城市,书店这个文化符号是值得大家留恋的。现在的人对文化和阅读的追求也有回归,很多人对纸质书籍都有一种留恋。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知间书坊是我生命中‘任性一次’的事,我希望通过书坊和开展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回归阅读,重新体味城市的文化氛围。”
在扬威看来,现在的阅读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倡导全民阅读,所以全民阅读率逐年上升是大势所趋。扬威认为,黑龙江的阅读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传统阅读呈现上升趋势,从各个书店书籍的销量上也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阅读率也是在逐年上升。对知间书坊的定位,王巍认为更多的是帮助大家找到阅读的兴趣点和生活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让市民养成规律的阅读习惯。对此,“房角石咖啡与书”的经营者也深有同感,“卖书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读书,经营这样一家书店能吸引更多人来读书,就心满意足了。”
活动丰富成为文化传播平台
记者发现,各路民营书店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书香门第为例,它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民营书店,而是集结了文化、餐饮、创业社群和创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书店。据书香门第、若愚读书会、朗读者俱乐部联合创始人刘子威介绍,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社群打造,采用众筹的方式创造了书香门第。近三年,在有些走下坡路的市场中,书香门第在哈尔滨还扩张了11家分店,同时还打算在不同城市开连锁店。诸多活动让书香门第、知间书坊等民营书店积累了丰厚的人气和影响力,也为城市文化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知间书坊开业当天,书坊请来描写俄侨在华生活的中短篇小说集《哈尔滨的忧伤》的作者胡泓,现场分享了他的故事,胡泓还与现场观众一同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让参与活动的人体会到了哈尔滨的多元文化情怀。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王恩民说,民营书店对推动全民阅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补充力量。民营书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些活动对书店本身也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全民阅读活动发展到今天应不仅局限于面上的推广,应该在深层次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培育书店品牌价值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李丽敏 谭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