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系列重要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而文化则是解读中国梦科学内涵的一个重要视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这正是中国梦能够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梦能够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基础。从中国梦的提出、形成到发展,直至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文化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梦吸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梦想深深扎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产生深刻影响、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培育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
中国梦继承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梦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体现,而自强不息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饱受劫难,在“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召下,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这种精神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动力源泉。
中国梦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凝聚着民族复兴的文化血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这些内涵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情怀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发展经济、实现富强始终是先贤圣哲的追求。孟子曰,“夫仁政,必从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曰,“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荀子·富国》);管子曰,“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管子·五输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滋养与精神基因。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族振兴成为中华民族的强烈心愿,无数的仁人志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把国家的前途始终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把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作为孜孜追求。“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中国梦是人民幸福的梦,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价值旨归。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孕育于“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等中华优秀文化文化的“民本”思想中。
实现中国梦应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文化力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成为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制高点。中国梦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内在包含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标志和途径,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中国梦,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动力源泉。首先要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理性、科学的认知,梳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其思想意涵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软实力价值,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凸显鲜明的民族性,展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要让中国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入家庭、入社区、入社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化于理、化于情、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愿,体现全体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中华儿女的参与。在价值理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对于整合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激发凝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价值引导、思想保证、文化支撑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精神文明的各项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准则,我们就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作用,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