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王清宪在第五届全国儒学会议暨儒学精神当代价值学术会上的讲话
中国当代儒学网 2017年6月19日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清宪出席第五届全国儒学会议并讲话
 
 
    在这美丽的初夏时节,有着2500年历史的龙城太原云集天下鸿儒,举办第五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纵论国运文脉,真可称作太平盛世中的人文雅事、学术盛会。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委宣传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嘉宾、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兼容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儒学由孔孟而下,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发展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在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习总书记还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因此,我认为,本次会议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和“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是极有时代高度的,也是极具学术眼光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问题,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既来源自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儒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首先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如此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我认为,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文化自信,决不是就文化自身展开的文化命题,而是站在大国崛起、民族振兴的大视野来讲文化自信问题的。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国运高度相关。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历史反复证明,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这一点,可以从人类轴心时代文明与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等文明古国的形成上去观察;可以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社会政治变革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上去观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汉风唐韵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中去观察;还可以从当代欧美国家文化与国家兴盛的相互促动关系上去观察。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高度相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总书记讲,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不倒、长兴不衰,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民族,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强大支撑。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高度相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及其形成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高度相关。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虽然创立于100多年前的欧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建立于100年前的苏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虽然在中国只有近70年的历史;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理想,却从尧舜开始早已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深厚土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华文化的必然选择,具有无比坚实的底蕴。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道路以厚重而鲜明的特质,我们有历史的底蕴坚定道路自信。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政权建设高度相关。每个国家的政权建设,都是与其历史文化及现实要求相适应的。即使西方世界所谓宪政民主的国家,其具体的政体国体也各有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本质特征,其实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都能找到其思想理念根源和典章制度根源。比如,中央权威的大一统思想,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政思想等等,都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权建设实践。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同时也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其中,就包含了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经世致用、清廉从政等传统政治价值理念。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治理能力高度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内生演化、长期发展和不断改进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在国家治理方面为人类作出过突出贡献,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等,都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也将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大部署,也为儒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精神,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儒学界应有的贡献。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同志们,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学资源十分丰厚。可以说,自从孔子的高徒卜子夏“设教西河”传播儒家文化以来,三晋儒学就以鲜明的特质、突出的贡献称雄学界,影响深远,并形成一座座令人敬仰的人文高峰: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隋代的王通,最先站在儒者立场上提出“三教可一”思想;唐代的柳宗元,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北宋的孙复、司马光,分别名列“宋初三先生”“道学六先生”之中,被誉为理学先驱;明代的薛瑄,是与王阳明齐名的理学大师。此外,儒家文化推崇的两大圣人之一,武圣人关公就出生在山西运城。

    特别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尧舜禹三大古代帝王建都之地和重要活动区。“仲尼祖述尧舜”, 说明山西是儒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三晋先贤从荀子开始,就倡导“隆礼重法”,开启了中国传统“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思想的源头;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地,还铸就了三晋儒学“兼收并蓄、经世致用”的鲜明特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研究。

    总之,山西文化积淀深厚,在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弘扬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山西建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区。当前,山西正处于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走向“大治”的关键时期。希望专家学者朋友们在山西多走走、多看看,对山西有一个更深的、更全面的了解,也希望大家积极建言,为推动山西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开出更多更好的“良方”。

{返回上一层} {关闭}
文化中国
文化儒商
文化世界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