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周玮)围绕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获得感”,文化部等部门近期祭出实招——出台规划和实施方案,繁荣群众文艺,推进戏曲进乡村。15日,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这些新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
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文化部5月印发《“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这是其出台的首个全面指导群众文艺工作的五年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当日举行的文化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介绍,规划坚持正确导向,把握群众需求,注重基层实践,聚焦突出问题,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经费支持、加强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责任落实等5项保障措施,着力解决制约群众文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体制机制瓶颈。
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戏难问题,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5月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戏曲进乡村”在工作步骤上分为三步:2017年开展试点;2018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2020年,在全国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
张永新介绍,实施方案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是创新实施的方式方法,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近年来,各地在“送戏下乡”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如安徽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筹使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观看1场戏曲演出,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三是贯彻服务理念,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如在戏曲节目的选择上,强调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文化需求,选择适合农民观看的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作品。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增强可操作性。方案提出可以“联村演出”,以小分队形式深入偏远分散的村落,方案还强调戏曲演出要顺应农时“错时服务”。
下一步,文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戏曲进乡村和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督促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结合本地实际,把开展戏曲进乡村和繁荣发展群众文艺纳入地方“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会同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支持开展戏曲进乡村,依托国家艺术基金等现有专项资金和渠道,支持群众文艺创作,开展品牌文化活动,落实具体项目。同时,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相关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