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文化在线 国学课堂 经史子集 文化博览 一带一路 文创空间 华儒国学馆 华儒文化  
名茶文化 文化超市 文化市场 文化旅游 华人美食 特色小镇 视界全球 弘文馆  
现在位置:首 页 - 国学课堂 - 佛学讲堂 - 禅宗的管理智慧
禅宗的管理智慧
卓博才经
发布时间:2017年5月14日

禅宗提供的是关于个体如何实现人生终极价值的学说,同时禅宗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化的宗教社团,在管理措施上体现出独特的管理思想,其内容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管理智慧。

 

禅宗的管理智慧具有以下特色:第一,注重心态管理;第二,强调直指人心;第三,讲究身体力行。

 

明心见性的心态管理

 

现代的管理活动通常习惯于依靠制度规范、知识技术、方式方法等外在因素,而禅宗的管理智慧则强调着眼于组织成员的心态,通过改变成员的心智模式、坚定共同愿景,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心有本性的主体意识

 

中国禅宗的创宗人物惠能在其代表作《坛经》的开篇就提出“定慧不二”的命题。这个命题强调“定慧等”,“定”与“慧”二者是体用一致的关系。当你安定了自己的内心时,你已经达观了真理;你要想勘破世界的本质,只要体验自己寂静美妙的内心就可以了。“我”与“佛”浑然一体,对于修佛者而言,重要的是认识这一事实,而不是离“我”求佛。

 

禅宗的成佛论要旨在体悟自心清净,旁骛他求必定修不成正果。凡愚之人不知道他们己身中就有净土佛性,所以就求这求那;觉悟的人则清楚,心中自有本性,绝不能于心外求生佛国。

 

“心有本性”的思想,对于树立人的主体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与管理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发明本心的成功之道

 

既然己心是觉悟成佛的关键,那么,行为主体外向索求,必以其内在本心为根基。“禅”的要点不在其形式。“佛”无处不在,向没有佛性的地方用功永远不能成佛,而离我们最近的具有佛性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心性,所以要“明心见性”。

 

禅宗的这一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管理智慧。当代有些组织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表达出来,而表达出来的又非真正的需求。这其实就是管理活动处于迷失状态的表现之一。迷失方向的又一种表现,是有些组织无视自身的资源、特色、优势,一味地学习别人的经验,盲目地信奉流行的理论主张。

 

一个组织,只有正确把握存在和发展目标,勾画出组织成员接受并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才可能形成源源不绝的内在动力,从而使组织不断向前发展。

 

圣雅伦的董事长梁伯强有一段精辟的自白——我对“圣雅伦”充满着信心,而且越来越喜欢它,把它定为我实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验室。在许多人眼里,我们的产品附加值并不高,但是我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里,开发生产这种“能赚钱的有核心技术的”日用产品,具有成本低、市场大的优势。技术含量高的科技产品不可缺,量大面广的日用产品同样不可缺,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消费对象。梁伯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自己的产品。这是圣雅伦的优势。

 

境由心生的管理效应

 

禅宗管理智慧将人的意识活动的“心”作为组织的关键要素,认为只有先唤醒人的心灵,才能给管理目标注入不竭的动力。

 

现代管理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强调人的心性作用的过程,讲究利用人的心灵力量,注重提升人的品质。这一趋势表明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组织成员心灵的觉悟,把具有心灵主导性的人作为组织成就功业和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这与禅宗管理智慧所倡导的“境由心生”不谋而合。

 

直指人心的沟通艺术

 

禅宗反对借助经典解读和义理剖析的方法和途径传授佛法,而是主张直接诉诸人的直观感悟,直指人心,呈现出独特的管理沟通艺术。

 

不立文字的心灵沟通

 

禅宗直指人心的沟通原则是在“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创宗论中得以确立的。在禅宗看来,佛法不在经典中,不可能借助经典向外探求获得,而只能向内探求,在师徒间的会意中获得。迦叶得到佛法的过程没有经典,也没有语言,只有会心一笑。因此,佛法只能直下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体验和领悟。

 

可见,禅宗所确立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法传授方式,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心有灵犀,心心相印,体悟会通,心领神会。这种不依靠文字语言的心灵沟通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管理活动中,常常会发生某种神奇的作用。

 

善于沟通的人,经常会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动作来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比如拍拍下属的肩膀就表示了对下属极大的激励。这种简单的方式,往往比花很多钱买很多礼物都要有效得多。沟通要重视技巧,这套技巧在我们中国就叫做“通彼此之情”,而不是讲道理。通不是直接通理,而是要先通情,而后达理。

 

触动人心的沟通形式

 

“直指人心”沟通方式的运用之妙就在于要避免沟通手段对信息传递的扰和扭曲,以便增强沟通的效果。换言之,任何沟通手段都必须有利于对象心灵的开悟,使沟通对象获得关键性的信息。

 

禅师悟道的这些因缘中其实包含着禅宗“直指人心”的五种沟通形式:

 

一是言语点化式的沟通。对那些悟性极高的人,只要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直接点化,即可达到沟通的目的。

 

二是旁敲侧击式的沟通。包括运用针对性的格言警句、包含玄机的辩论、寓意深刻的“大白话”和喻体精妙的比类语,间接提醒。

 

三是破除成见式的沟通。蠲除知见是直接的破除,棒喝和截流则主要是阻止沟通对象习惯思维的发动,故属于间接的破除。

 

四是非面对面式的沟通。信息的发出者先发出模糊的信号,继而让沟通对象自己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悟解。因为人一旦想参透某种话头又不得其解时,势必念兹在兹,从而在不经意间因闻声、睹物、劳作、旁听等机缘而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五是转移式的沟通。沟通主动者从沟通活动中退出来,代之以提供公案,最终获得解悟。

 

必须强调的是,禅宗“直指人心”的沟通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始终坚持“不说破”的原则,即沟通任务的完成最终靠沟通对象自己体悟。也就是说,“心”与“心”交流,离开手段和桥梁不行,但完全依赖外在媒介也不能达成目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唤醒沟通对象心灵中本有的情感意识。沟通的手段只要能够触动对象的心志,就已经达到沟通的目的。

 

心心相印的组织效用

 

“直指人心”的沟通方式,取得了“心心相印”的管理效果。而这种以其成员的心灵相通为存在基础的组织形式,对于现代管理的组织沟通也是有益的启示。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直指人心”的沟通方式,有利于组织成员,特别是上下级之间更有效地达成共识,增进情感,加深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促进组织事业的顺利发展。在禅宗的思想中,人是心性主体,如果说管理主要的是做人的工作的话,那么管人就要管到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努力架设一条心灵感通之桥,借助心灵的感应,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减少矛盾,改善经营状况。

 

日本本田公司是一个善于借助内部沟通来培养团队精神的成功典范。为了内部沟通最大化,公司采取了三种方式:

 

首先,公司利用特殊的组织结构营造沟通契机。在本田公司中,没有私人办公室,所有人都在一个没有间隔的办公室里办公,办公桌彼此相邻,丝毫没有等级差异,这种工作环境特别容易激发团队精神。

 

其次,公司通过实行团体决策引发持续深度的内部沟通。各个部门都指派人参与决策过程,如果有人提出良好的构想或方案,将由全部参加者逐步达成共识。

 

再次,公司通过岗位轮换来促进或保持内部沟通。本田公司经常让团队成员彼此转换工作,以避免长时间做某一项工作而导致厌烦。

 

日常行为的自我修炼

 

既然觉悟涅 不是在静坐禅定的状态下可以获得的,那么,成佛就不能排除日常的世俗生活,世俗生活也是通向佛境的常规路径。禅宗强调众生应该正确对待日常生活,抱着一颗平常心,身体力行,在日常行为中实现人生终极理想。

 

持平常心的修炼前提

 

禅宗提倡僧众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具备了平常心,身体力行才不至于违背佛性。平常心是禅宗的重要行为原则。从另一个角度讲,“平常心”之专注的反面要求就是给心灵留足空间,增强心灵的容纳度。

 

1957年,咬紧牙关走出绝境的李嘉诚开始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当时既没有漂亮的厂房,也没有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有一天,一张报纸上登出了破旧的“长江塑胶厂”和似乎无所作为的厂长。李嘉诚自然知道这种反面宣传将使他再次“兵临绝境”。他当即心生一计,决定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于是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着自己的产品,走访了全香港上百家的代理商。

 

李嘉诚很坦诚地对他们说:“你们看,‘长江塑胶厂’在创业阶段的厂房是够破的,我这个厂长也是够憔悴且衣冠不整。但请看看我们的塑胶花,还有几款我们自己设计且连欧美市场都没有的品种,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欢迎你们到我们厂来参观订。


{关闭}
关于中华儒文化网 | 会员介绍 | 服务项目 | 诚聘英才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客服QQ:540141209 E-mail:zlvip@foxmail.com 540141209@qq.com
版权所有 © 中华儒文化网     渝ICP备15002562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