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第二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老字号博览会在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圆满闭幕。为期三天的博览会,吸引观众参与体验210余万人次,现场销售额436万元,预售金额265万元,非遗基础设施社会投资签约金额达到45.6亿元,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得到市民广泛认同,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集中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新成果。本届博览会是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委主办,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老字号协会、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重庆华龙网集团、重庆龙湖地产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大力支持。活动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汇集150个富有传统历史文化的非遗、老字号项目现场展示展销,涉及非遗产品及衍生品1100余种,涵盖生活衣食用,集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的保护理念,彰显了专注坚守、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全面展示了重庆非遗保护的新进展、新成果,受到各界关注。
二、增强社区群众传统文化认同感。博览会着眼非遗活态传承特性,特邀30余种互动、体验类项目入展。如剪纸、陶艺、面塑、烙画等一批手工技艺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市民在传承人指导下动手实作,在互动交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培育扩大非遗传承潜在人群。除项目展示,博览会还安排了多场非遗展演,如“非遗服饰大秀场”组织“时尚夏布”“传统服饰”专场表演,让古老的荣昌夏布、苗绣、西兰卡普、蜀绣、旗袍走上T型台,体现传统与时尚的结合。石柱、黔江、彭水等区县为观众献上的三场非遗展演,包含了《娇阿依》《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等40余个传统音乐、舞蹈节目,深受市民喜爱,特别是舞蹈《土家玩牛》吸引了商圈大量游客,民俗《土家哭嫁》让多名观众感动落泪。
三、创新举措提升非遗展示空间平台。博览会抓住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既有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又有第八届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的契机,统筹谋划、提前预热,配合启动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选拔赛命名表彰、首届十佳手工艺人网络评选、重庆老字号企业评选等系列活动,集中播出《重庆瑰宝》系列非遗专题片8部,有效扩大博览会社会影响力。在展示展演方式上,与龙湖地产通力合作,实现非遗项目成规模地入驻主城核心商圈,突破以往会展中心设展模式,变静态陈列为互动展示,提升了展示展演效果,拓展和提升了非遗展示宣传的平台。
四、协调主流媒体构建宣传矩阵。为发挥承办单位优势,市文化委全权委托重庆华龙网集团协调市内外传统主流新闻媒体,策划开展120余项宣传报道活动,利用“重庆”客户端、微信“华龙网”号、微信“重庆文艺”号、微信“愉生活”号、“愉生活”微社群等新媒体构建宣传矩阵,对博览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特别是“网红主播”“互动直播”等形式大获成功,开幕式直播访问量三小时内超过60万人次。此外,在各大主流传统媒体、网站形成相关报道900余条次,扩大了博览会影响力,成功营造了人人参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强烈声势。